交口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的吕梁山脉中段,地处吕梁市最南端。交口县是太原盆地沟通晋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云梦山
云梦山位于隰县以北、交口县城西15公里的石口乡桥上村,海拔1800米,地处一地质断裂带上,裸露的悬崖石壁高数十丈,呈弯曲条带状分布,构成云梦山的主体。云梦山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曾在这里修道,留存有讲经洞、孙膑洞、龙泉洞等大量文化遗存。

云梦山林木茂盛,谷深幽静,山峰云环雾绕,有云山梦境的味道、故名。这里最值得称道的是绝壁庙宇、天然岩洞、峭壁悬棺和悬崖飞瀑,这一切都撩拨起游人探险的好奇心。

云梦山峰高崖险,寺庙别致。整座山崖犹如一把硕大的利铲铲就一般。光滑的崖壁向外突出,崖腹向内微收,恍似一老者,收腹俯身凝视着无限的美景。峭壁之上诸多大大小小的岩洞隐藏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所建庙宇依山就势,体现了顺其自然的特点。内殿为洞窟,外殿为宙宇,其规模大小不等,建筑风格迥异。主要建筑有三清殿、玉皇庙、财神庙、水母娘娘庙等。远远望去,庙观巍峨,疏密有致,点缀于悬崖峭壁中央,美轮美奂,尽收眼底。

云梦山最著名的岩洞,要数龙泉洞、鬼谷洞、孙膑洞和庞涓洞。龙泉洞在大雄宝殿的北面,《隰州志》记载说:“探奇者穷数日之力,莫测其远近也”。交口县建立后,曾有不少人结伴前往探险,发现洞内通道分岔较多,高低宽窄不等,有时仅容匍匐前进,洞内凉气逼人,有水流之声,断道深涧难于跨越,终难寻得洞底,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云梦山的左上方,有一大壑口,古称龙泉。泉水从石壁上飞泻而下,形成瀑布,直冲谷底深潭,犹如水珠帘挂在天然石窟门上,甚为壮观。古碑文称其为“水帘洞”。到了严冬,滴瀑成冰,水落冰增,冰堆成塔,人称“冰瀑”。“冰瀑”或丈许,或两三丈,最高时达七十多米,玲珑剔透,晶莹奇妙,恰似冰雕玉琢,景色奇特而壮观。

西庄历史文化名村
西庄村属于吕梁市交口县双池镇,是2003年9月1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在西庄村村口,路正上方挂“红军东征毛泽东路居村”,路右边村口处用水泥砌一堵墙,一半书写“红军东征毛主席路居交口西庄引水工程纪念碑”,另一半书写“山西省交口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幸福泉”。

西庄村现存有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修建的吴氏家族宅院。民居保持了晋西传统民居的共性,又继承了晋中民居的风格。这里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是晋商文化大院中的经典建筑,又是晋商宅院中的唯一的红色大院。

图源:文人月
毛主席路居地就坐落在村中“麟厚堂”正中窑,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二进四合院窑洞楼阁式建筑。

西庄世代缺水,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村子去挑,常因担水和邻村闹纠纷。1936年3月17日,毛主席率红军总部离开郭家掌村,路经范石滩、西泉、桃红坡、侯家坪、龙棚,行程约50里,到达西庄村后,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吃水问题,派出红军四处找水源。“千秋饮水情系幸福泉万代思贤感恩挖井人”。最令群众难忘的是,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军给历代缺水的西庄人民挖出了很大的泉水。幸福泉象征着毛泽东主席带给村民的美好和幸福。这就是西庄村幸福泉的名字由来。

神南峪
神南峪位于交口县城以北4公里处,总面积50平方公里。神南峪自然风光优美,原始生态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9%。

境内森林茂密、野花遍地、山泉淙淙、悬崖壁立、蜂蝶乱飞、百鸟鸣唱、空气清新。林中常有金钱豹、褐马鸡、野猪、黄羊等珍稀动物出没。置身期间,满目葱翠,暑意顿消,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烦恼全无,恍若世外桃源。神南峪内还有竹林寺、娘娘庙、上天梯、棠梨寨等人文遗迹,或隐于深山,或藏于悬崖。入山寻游,可遂探索之雅趣,可发思古之幽情。

千佛寺
千佛寺位居山西省交口县石口乡山神峪村内,国道209线边。因洞中1055尊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石刻佛像而得名。

一进寺院山门,迎面便是一座石雕乌龟驮香炉。再往前走,又有一座石雕大肚弥勒佛,其身用手敲击,则发出嗡嗡铜音,清脆可辨。寺内殿堂均为窑洞式建筑,共有千佛殿、娘娘殿、观音殿、罗祖殿、关公殿、念佛堂、大雄宝殿、地藏王殿等14个殿堂。还有一个奇特景观,就是寺院背后景元山的上空,天气特别晴朗,天空为涤兰色,比其他地方都显得格外湛兰。

在寺庙的左侧建有高11米六角五层砖石结构的舍利塔,雕刻精致,为清代所建。

大雄宝殿凿建在深5.5米、宽3.1米、高3米的砂岩石窟中,洞内正中是释迦牟尼大型石刻造像,左右各有两个菩萨和两个侍者。释迦像衣着庄重,面目慈祥,纯系民间雕造风格。

石窟四周刻有高16厘米、宽8厘米、排列整齐的佛龛,每个佛龛内分别刻有14厘米高的小石佛共1055尊,故名千佛洞。1958年,千佛洞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
位于交口县回龙乡韩家沟村,咸丰皇帝皓封奉政大夫、国子监大学士,并赐世袭“骑都尉”,咸丰四年(1854年)病故,其子(袭四川省通判)建韩极墓楼。咸丰五年(1855年),皇帝御赐,建天枢之坊于河畔。

墓楼为四柱明楼歇山顶式仿木结构建筑,石质。高6.8米,楹联遍刻四柱。牌坊为三楼四柱歇山顶式仿木结构建筑,石质。高6.5米,宽4.4米,基座高1.2米,四柱遍刻楹联,坊梁横书“皓封奉政大夫韩翁韩极字天枢之坊”和“大清咸丰五年岁次乙卯夏六月中翰吉旦敬立”。

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
位于交口县城东35公里桃红坡镇大麦郊村中,为上下四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2087平方米。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在这里进行过重要活动。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是革命文物和纪念地,也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民居建筑,设计独特,依山就势,布局紧凑,建筑精美,保存较好。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主要由上、下两层院落组成,下层为四眼普通窑洞,上层为木结构建筑。内部有简陋的桌椅陈设。

1936年2月20日,红军主力分两路突破山西中阳南三交和石楼辛关渡的碉堡封锁线强渡黄河,迅速进入晋西地区,横扫三交、石楼、中阳的敌军。随即在大麦郊镇设立东征军总指挥部,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此指挥作战。1936年3月3日至7日,毛泽东主席率领东征红军总部机关在此驻扎,并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以及各军团首长等,会上制定了兑九峪战役计划。该旧址先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骏枣是山西交口县当地古老品种之一,沙棘饮料是交口最著名的产品,是交口的支柱产业之一。此外,还有凉拌粉,交口核桃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