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一词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秦末,楚国有位大将军宋义,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列楚国诸将军之首,将士们都叫他为“卿子冠军”。从魏晋到南北朝,冠军又成为部队军官的一种官衔,叫“冠军将军”。唐代设冠军大将军,到了清朝,皇帝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映,也称作“冠军伎”。“冠军”一词一直和武将有关,武将与比武、对抗有关。到了后来,体育比赛与对抗联系在一起,冠军也就成了第一名的代称了。

史记
“亚军”是体育比赛中第二名获得者的荣誉称号。《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秦汉间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对“亚”的解释是“次也”。也就是比第一稍差一点的意思。

《尔雅》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这是因为项羽很尊敬范增,把范增认作仅次于生父的长者。

鸿门宴
因此,后来人们就把体育比赛的第二名成为“亚军”。
“季军”是指体育比赛中名次低于“冠军”“亚军”的优胜者,也就是第三名。“季”是末的意思,在中国的旧历中,指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比如:春季的三个月分别叫孟春、仲春和季春。所以,季就是指第三。另外,军队行军中,分前军中军后军,后军在最末,也叫季军。于是,季军就成了第三名的同义词。
“殿军”是指体育比赛中的第四名。殿军原本的意思是“殿后之军”,是古代军队撤退时,行走在最后、负责掩护的部队。《晋书·王坦之传》(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今山西省太原市。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孟反,范燮,殿军后入。”称第四名为殿军,是取“三军之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