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银行、保险、建筑、烟草、投资行业都有属于国有企业的单位,但是现在国企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编制的,更不属于国家公务员,下面我们来看国家公务员官方是如何定义的,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也就是说只有全部符合这几点的才算的上国家公务员。

但是有的人会说不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并不代表没有编制,首先我们可以看2019年发布的《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第四条,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配备和调整,适用本条例,这里所指的各类机关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政协、行政、监察、审判、检察院等各行政机关和各民主党派、群团机关。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只认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制,参公单位也是属于事业单位。

那么国企编制这个称呼源头是从哪里来的那?这应该是属于历史问题了,在80年代以前的国企单位确实有编制,不过那时候叫国营企业,现在都叫国有企业,1993年国家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在这之前是没有公务员这个概念的,以前只有干部和工人之分,后来国有企业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企与员工都要签订劳动合同,而事业编制人员虽然也是合同制,但是是聘用制合同,列入编制人员管理,而公务员和参公都是委任制,不需要签订合同,进行登记管理,这两类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国企的劳动合同都有本质区别。

但是国企领导可以调任公务员那?

也有党政机关领导调任国企的,其实也只能说国企有级别,担任国企领导到一定级别后,可以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内交流任职,这也是公务员调任规定里明文规定的,调入那种单位就属于那种身份。当然有些国企的下属单位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下属也可能有国企单位,都是分类管理。

总的来说以前的国营企业有编制,现在的国有企业没有编制,现在还说”国企编制“是强调自己是正式员工,不同于派遣和临时辅助用工。但是国企是比较稳定的,虽然都是和私企一样签订劳动合同,国企的合同一般都是先短期再长期,基本是可以保你到退休的。